出自四书五经的成语
四书:
1. 《大学》:起名出自《尚书》(《尚书·虞夏书·大学》),原文是“大哉仙人,宜君子攸行,式燕居。”意思是说大哉尧舜,宜于 君子之所从,侍宴于燕居。(《大学》与《中庸》为《礼记》经:“大学之道,在明明德”的 原文在《礼记·中庸》)
2. 《中庸》:北宋时加为“四书”之一,每次笔试中均以《中庸》为第一场,谓之“竹帛校猎”,以示此书的独特优越性。《中庸》原本在《小学》里,历来也作为《尚书》的嫡传,后来又传入了《礼记》(其一巻名“中庸”)。程子、氏子,动心斯怠,治身斯难,道行之不端也。”(原文见《礼记·中庸》)
3. 《论语》:《论语》是儒家重要著作之一,是儒家始祖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记录及其学说的核心。《论语》的名字源自《论语》第十四章:“述而不作,信而好古,窃比我老彭。”
4. 《孟子》:《孟子》起名源自其作者名孟轲,又称孟子。《孟子》在四书之中较其他三书更为反映儒家精神的本质。《孟子》名字引自荀子《文襄王篇》:“言忠信而心正,过矣。”
五经:
1. 《诗经》:《诗经》是中国最古老的诗歌总集,收集了中国先秦时期各地的诗歌三百零五篇,是中国古代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。《诗经》起名出自《诗经·小雅·伐柯》:“听解廷询,还淑应否,即我皇考。”

2. 《尚书》:《尚书》是中国最早的编年体史书之一,包含了商、周、秦、汉、晋、唐、明等朝代的各种篇章。《尚书》的名字取自其古代对官方文书的称呼:“传 《尚书》。”
3. 《礼记》:《礼记》是儒家文化的重要经典之一,主要记载了中国古代的礼仪制度、礼仪范例及意义。《礼记》的名字源自古代礼仪的记录与阐述:“传《礼》。”
4. 《周易》:《周易》是中国最古老的一部预测术著作,主要包括《易经》的卦例及解释。《周易》的名字来自其内容的主题——易学:“传《易》。”
5. 《春秋》:《春秋》是中国最早的编年史之一,是孔子弟子们整理编纂的鲁国和其周辐国的历史记载,被誉为“春秋名目第一编”。《春秋》的名字来源于其记述事件的时 代:“传《春秋》。”